云南朔銘電力工程
朔于滇 銘天下
來源:
時間:2025-08-26 16:53:04
瀏覽次數:
暴雨極端天氣可能引發桿塔基礎沖刷、導線覆冰(伴隨低溫時)、樹障倒伏、絕緣子閃絡等故障,甚至導致線路跳閘或倒塔,因此輸電線路運維需提前開展 “防沖刷、清障礙、固設備、強監測” 四類前置防護準備,具體措施如下:
一、基礎防護:重點加固桿塔與接地,抵御雨水沖刷
桿塔基礎是線路穩定的核心,暴雨易導致土壤流失、基礎裸露或沉降,需針對性加固:
排查并加固基礎隱患:提前對山區、河岸、低洼地帶的桿塔基礎進行逐一檢查,對存在基礎裸露、裂縫、邊坡溜塌風險的桿塔,采取 “砌護坡、填沙袋、打木樁” 等措施 —— 例如在基礎周圍堆砌混凝土預制塊或沙袋,形成擋水屏障,防止雨水直接沖刷土壤;對軟土地基的桿塔,可臨時增設地錨或拉線,增強抗傾覆能力。
清理排水通道:疏通桿塔基礎周邊的排水溝、截水溝,確保雨水能快速排走,避免基礎被積水浸泡;對位于地勢低洼處的桿塔,必要時搭建臨時排水泵,防止積水倒灌淹泡基礎。
檢查接地系統:暴雨會降低土壤電阻率,可能影響接地裝置性能,需提前測試桿塔接地電阻(確保符合≤10Ω 的規范要求),對接地電阻超標的桿塔,補充敷設接地極或更換降阻劑,避免雷擊時因接地不良導致絕緣子閃絡。
二、通道清理:提前清除樹障與雜物,避免倒壓線路
暴雨常伴隨強風,線路走廊內的超高樹木、廣告牌、臨時搭建物等易倒伏,可能撞擊導線或桿塔,需提前清理通道隱患:
緊急清砍高風險樹障:對線路走廊內(尤其是距導線水平距離<5 米、垂直距離<3 米)的超高樹木、枯樹、病弱樹,優先安排清砍或修剪,重點清理山區風口、河岸沿線的樹木,避免強風 + 暴雨導致樹木倒伏壓斷導線。
排查移除漂浮物與障礙物:清理線路下方及周邊的塑料薄膜、廣告牌、臨時搭建的彩鋼棚等輕質雜物,防止暴雨伴隨的強風將其吹起掛在導線上,造成線路短路;對線路跨越的河流、魚塘,提前告知周邊農戶移除水面漂浮的漁網、水草,避免雜物纏繞導線。
標記危險區域:對線路走廊內的低洼地段、易積水區域、滑坡隱患點,設置警示標識,并記錄坐標,便于暴雨后快速定位排查。
三、設備檢修:緊固關鍵部件,預防雨水引發故障
雨水滲入或浸泡易導致輸電線路設備(如絕緣子、金具、導線)性能失效,需提前檢查并防護:
絕緣子防閃絡處理:絕緣子表面附著的污垢(如灰塵、工業粉塵)遇雨水會形成導電通道,引發閃絡跳閘。需提前對污穢嚴重區域(如工業區、礦區附近)的絕緣子進行清掃(人工或機械清掃),對老化、破損的絕緣子及時更換;必要時在絕緣子表面涂刷防污閃涂料,增強抗雨水導電能力。
緊固金具與密封設備:檢查桿塔上的導線線夾、絕緣子串金具、避雷器接線端子等連接部位,重新緊固松動的螺栓,防止暴雨沖刷導致金具脫落;對配電箱、電纜終端頭等密封設備,更換老化的密封圈,涂抹防水膠,避免雨水滲入內部造成短路。
檢查導線與地線狀態:排查導線是否存在斷股、磨損,地線(避雷線)是否存在銹蝕、接頭松動,對隱患部位提前處理;對跨越公路、鐵路的導線,檢查其弧垂是否正常,防止暴雨后土壤沉降導致導線對地距離不足,引發安全事故。
四、監測與應急:強化預警聯動,備好搶修資源
提前做好監測預警與應急準備,確保暴雨期間能快速響應故障:
啟動實時監測預警:將線路沿線的在線監測設備(如桿塔傾斜監測儀、導線覆冰監測儀、視頻監控攝像頭)調整為 “24 小時高頻監測模式”,實時傳輸數據至運維中心;同時與氣象部門聯動,獲取暴雨預警等級、影響范圍、持續時間等信息,提前劃分 “高風險線路段”,重點關注。
備足搶修物資與人員:按 “分片負責” 原則,在暴雨影響區域的運維站點儲備應急物資 —— 包括備用桿塔、絕緣子、導線、沙袋、排水泵、照明設備等;組建應急搶修隊伍,明確分工(如線路排查組、基礎加固組、故障搶修組),并提前開展應急演練,確保暴雨后能第一時間出動。
制定線路停運預案:對暴雨風險極高的線路(如跨越重要交通樞紐、人口密集區的線路),提前制定 “預防性停運預案”—— 若氣象部門發布紅色暴雨預警,可臨時停運線路,并通過電網調度調整供電方式,避免線路故障擴大化;同時提前告知重要用戶(如醫院、大型企業)做好備用電源切換準備。
朔于滇 銘天下
電話
18468186818
0871-63369002